聯合是為了做什么?如果用一句流行的話來概括,那就是做大做強。從字面上看,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。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是人的生長發育:小的時候,體質弱,抵抗力也很弱;而長大以后,體質與抵抗力便大大增強。如果從這個方面來看,先做大然后做強,應該是合乎邏輯的。于是,做大做強的口號成為崇“大”的中國企業的瑰寶格律。
果真如此嗎?
現實卻恰恰相反,大的企業不僅沒有做強,反而做倒了,做死了。最明顯的享受著封建王朝皇子待遇的國有企業,在各種資源的成分壟斷下,不僅沒有快速地成長并強壯起來,反而坐吃山空,成為國家的碩鼠。
當然,在某些人的口里,有著眾口一詞的堂皇借口:國有企業的體制上存在著原因。這真是個絕好的借口,手電筒一照,毛病全是別人的,都與自己無關!我們承認體制上確實有問題,但是,僅僅是體制的原因嗎?相比起來,你不是還享有國家的政策庇護與資源壟斷嗎?如果兩者互相抵消,也不致于連存活的機會也沒有吧。但是,這些龐然大物般的企業偏偏倒掉了。這不禁使人產生這樣的疑問:企業大了,同樣也會死掉。
這是國內的例子,也許太片面。那么拿國際上的世界500強來說。根據有關統計,即使像世界500強,已經是夠大夠強了吧,卻仍然逃脫不了死亡的厄運,每過一個時期,500強的名單便會發生變化,不斷地有企業從說明消失,直至消失在整個國際企業的廣闊舞臺。
這些大而強的企業尚且不能避免這樣的命運,何況中國這些體積龐大的拼湊型企業呢。這說明大了并不一定就是強了,這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。甚至在某些時候,大了并不是好事,甚至會讓企業倒得更快,死得更徹底。
拿新疆德隆來說,它的下場不僅是其多元化的原因,筆者認為更是其貪大的貪心所致。德隆如果做主業,肯定不會導致今天的結局,即使多元化,只要保持一個適當的進度,確保每一步踏實,也不一定會是今天的結果,但是,它一味地擴張,企圖以盲目的擴張來縮短必須的過程,甚至想省卻過程,通過一些手段來達到做大的目的。最后,德隆確實做成了中國民營第一企,但同時,這個第一的位置來沒有坐穩,便轟然倒塌了。這難道只是偶然嗎???
做大能解決什么問題?其實,什么問題都解決不了,反而會帶來麻煩。聯合可能是做大的一條偽捷徑,某些人以為聯合了,就是做大了,然后企業必然強壯了。這是什么狗屁邏輯?不可否認,聯合會帶來資源上的互補,但是別忘了,管理一直是中國企業的致命弱點。小的企業還沒有辦法管理好,大了自然更是無法控制,處于失控狀態的企業,會因為管理的問題而受到更大的內傷。
做大和做強之間,到底是個什么樣的關系呢?曾經有人就這個問題進行過激烈的討論。其實,關系很明確:做大是結果,做強是目標。因為做強了,自然會做大,大是強的自然結果。而在現實中,很多人都將做大當做目標,認為做大了才能做強。這其實混淆了兩者之間的關系,本末倒置。結果必然是不如人愿。
值得稱道的是華為、萬科和海信。這是典型的代表:默默無聞、韜光養晦、潛心修煉、堅持不懈。當然,比起那些整天叫囂著做大做強的企業,它們顯得更樸實,甚至在相當長的時期被人們所忽視,但是,十年磨劍,使他們走得更穩健。如今,華為是通信業理所當然的老大,萬科成為房地產業的旗幟,而海信的技術實力最強,這些都說明做強才是真道理、硬道理。
我不反對聯合,但是,聯合不是目的,聯合的目的不是做大。不管用什么的策略和手段,必須銘記的是:先做強,做強再說其它。否則,別的談再多,是空談;做太多,是給自己掘墓!
關于我們 | About zj123 |法律聲明 | 友情鏈接 | 建議留言 | 網站地圖 | 聯系我們 | 最新資訊
客服:0571-87896971 客服傳真:0571-87298208 543059767
1091140425
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© 2002-2012 zj123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浙ICP備11047537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