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
時間:2020年06月30日
信息來源:
行業的構成與競爭的力量
產業的不同,五種競爭力量的格局也不同。在商用飛機市場,空中客車和波音公司兩大主要制造商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,大批量訂購飛機的航空公司有很強的議價能力,而進入威脅、替代威脅和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則和緩得多。在電影業中,替代娛樂形式的增加、制片人的議價能力、影片發行人以及關鍵生產要素都十分重要。
最強大的競爭力量決定著一個產業的盈利能力,并已成為制定戰略最為重要的因素。但最突出的力量卻并不總是容易被人所發現。
比如,盡管商品產業中的競爭非常激烈,但這并不一定成為影響盈利能力的因素。例如,隨著數字攝影這一超強替代產品的出現,膠片產業的資本回報率大幅下降,世界領先的膠片生產商柯達和富士也發現了這一點。在這種情況下,如何應對替代產品成為戰略之首要任務。
產業結構來自于一整套經濟和技術特征,正是這些特征決定著每一種競爭力量的強弱。在后文中,我們將會從既有企業或者產業公司的角度,對這些驅動因素進行闡述。同時,我們還會對潛在進入者所面臨的挑戰進行分析。
文章摘抄于:《競爭論》 作者:(美)邁克爾·波特
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
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任何建議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