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有相關知情人士告訴 記者,曠視科技已基本完成上市前所有流程,將在2020年選擇最佳時間登陸港股。
今年8月25日,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了IPO招股書,為同股不同權架構。彼時,曠視科技方面告訴記者:“公司希望通過上市向全球更全面地展示自己,進一步推動公司的透明化并促進公司治理結構的升級。”據了解,如果曠視科技能夠成功登陸港交所,公司或將成為全球首家真正的人工智能的上市企業。
“我們需要給AI第一股多一點時間和耐心。”前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,“相信曠視將在未來帶來更多的驚喜”。
緣何推遲上市?
由于公司上市進程延緩,市場上出現對于其業績及前景的質疑聲。
“暫緩上市未必就是公司的問題。”談及曠視科技推遲上市,上游財經專家顧問江瀚告訴《證券日報》記者,“近期來看,從國投電力到百威亞太都有推遲上市的情況。推遲上市的原因也五花八門,有的公司還沒準備好,也可能跟市場環境有關,各個公司關于自己上市的時間都會有自己的考量”。
另有投資行業業內人士告訴記者,推遲上市無外乎三種情況,一種是市場不好,買方積極性不高;一種是交易所所在地政治經濟環境的限制;另外也可能想要轉到其他地區交易所上市。
“可能是因為最近破發的比較多。”上述業內人士進一步告訴記者,“如果是市場原因,那么就只有兩種可能性,一是路演沒達到預期,價格和量不理想,另一個就是擔心上市后股價”。
記者了解到,近期新股上市頻頻出現破發現象。數據顯示,今年來逾百家公司登陸港股,但半數港股上市后股價表現不及發行價,約3成上市首日即破發。
“2018年港股IPO井噴帶來市場過熱的壓力,資金面趨緊、投資關注度過于集中以及估值盈利不匹配引發大面積新股破發。”有市場人士表示,“這也同時意味著投資更趨于理性,投資者會看重公司質量,質地良好前景廣闊的公司更易吸引市場青睞”。在其看來,弱市中謹慎選擇上市時間點,或許更利于保障投資人利益。
AI應用場景開啟想象空間
據曠視科技披露的招股說明書資料顯示,公司年度收入由2016年的6780萬元增至2017年的3.13億元,再增至2018年的14.27億元,2016年至2018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58.8%。據 記者粗略統計,曠視科技的收入水平在兩年中增長逾20倍。進入2019年,公司收入高速增長態勢仍在持續,2019年上半年實現收入9.49億元。
“撇除我們管理層認為不能反映經營表現項目的影響,我們于2018年的經調整凈利潤為3200萬元,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,經調整凈利潤為3270萬元。”曠視科技方面在招股書中寫道。
公司高速增長的態勢引來眾多明星投資人。自2013年成立至IPO之前曠視科技總共進行了九輪融資,總融資金額約為13.51億美元。阿里、聯想、啟明創投、陽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、GGV、科威特投資局等眾多明星投資人亮相曠視科技股東名單。
在今年五月份,曠視科技宣布完成D輪7.5億美元融資,有坊間消息稱,曠視科技估值已經高達百億美元。
在江瀚看來,曠視科技作為明星AI企業獲得資本青睞并不令人意外。“物聯網+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非常廣闊。”江瀚對 記者表示,“從智能交通到智能家居,人工智能能夠作為一個輔助的角色滲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很多輔助性的工作將會被人工智能所替代。這正是人工智能最核心的價值和意義”。
關于我們 | About zj123 |法律聲明 | 友情鏈接 | 建議留言 | 網站地圖 | 聯系我們 | 最新資訊
客服:0571-87896971 客服傳真:0571-87298208 543059767
1091140425
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© 2002-2012 zj123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浙ICP備11047537號-1